2017年10月5日 星期四

Posted by UC Wang 10月 05, 2017 No comments
20171025 理財探討1-預估本益成長比選股-01

預估本益成長比選股


什麼是本益成長比?

一、本益成長比(PEG)的歷史原由

本益成長比(PEG)的計算方式是「公司利潤的成長率」與「公司本益比」的比值,PEG最早被提出是由「祖魯法則」的作者吉姆·史萊特最先採用的概念。

依據史萊特最早於1960年提出的選股標準有以下幾個原則

1、過去五年裡,至少有四年每股盈餘不斷持續成長。
2、和成長率相比,本益比不高。
3、董事長的聲明必須樂觀。
4、強勁的流動性與現金流量、低債務。
5、公司有競爭優勢。
6、有轉機或有題材。
7、低總市值。
8、股價相對強度高。
9、股利率不低。
10、合理的資金部位。
11、經營階層持股比重高。
其中上述的第2點,「和成長率相比,本益比不高」是PEG指標的主要精神來源,PEG即是「PE」(本益比)除以「G」(成長率)。PEG的使用比較偏近於費雪對於成長股的概念,當公司的成長率可以長久維持高成長,或現階段呈現高成長狀況,若公司本益比的比例低於公司未來的成長幅度,則具備投資潛力。
PEG的使用概念相當直覺且合理,我們在評估本益比時,主要是要知道股價歷年來波動的合理上下限,以便在股價位於下限時低價買進。但我們知道當一家公司處於衰退的情況下,現在的低本益比,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在往後變成高本益比,相反的,當一家公司處理成長週期內,現在的高本益比,則會隨著時間過去,公司獲利成長越來越富厚,而變成低本益比標的。PEG指標用處就在於提供我們一個評量及衡量的標準,以判斷成長幅度及本益比兩者的關系。

小結補充:

不過題外話是,雖然PEG指標及其概念是由吉姆·史萊特所最先採用,但真正被使用而發揚光大的卻是另一個人。吉姆·史萊特在袓魯法則中針對散戶的投資優勢,大量集中持股,且在投資生涯中因過渡使用財務槓桿,結果因投資風格所帶來的風險,讓吉姆·史萊特真的造成了難以彌平的重大虧損,而後就此退出市場多年,一直到晚年才重回市場並再著有「超越袓魯法則」一書。
PEG指標雖是袓魯法則中提到重要的投資理念,但作風較為保守謹慎的著名投資大師彼得·林區把這個指標用的更為淋漓盡致,因彼得·林區的成功才漸漸的讓投資大眾認識此一指標並被廣為使用。本指標的特色為同時兼顧成長與價值的評估,筆者認為在本部落格的另一個單元,選股理論(3)的成長價值指標(GVI),其實和本益成長比(PEG)有一點異曲同工之妙,因兩者式子的組成因子,皆是「成長面」與「價值面」參數的比值。

如何使用本益成長比?

二、本益成長比(PEG)的適用時機

`"本益成長比(PEG)"="本益比(P/E)"/"稅後淨利年增率"` 或
`"本益成長比(PEG)"="本益比(P/E)"/"EPS年增率"`
因股價總是提前實現未來的收益,因此本益成長比指標的價值在於,當公司未來利潤的成長率大於公司股價的本益比估值數字時,則本益成長比數值會小於1。此時代表該公司的預期成長率,可於未來追過目前估值過高的股價,若以未來的獲利計算則現今的高本益比,於未來也將變成低本益比,則該公司仍具備投資價值。
依據「袓魯法則」作者吉姆·史萊特認為,當PEG來到1時代表估值合理,數值越低則代表股價越被低估。而PEG若低於0.75甚至低於0.66時則更具備投資價值。那使用此指標有什麼風險呢?

三、本益成長比(PEG)的缺點與風險

因本益成長比是「本益比」與「成長率」的比值,當企業的成長率高到某個程度,即使股價飆高到達高點,一旦用PEG來評估後則感覺就不再那麼昂貴。但我們知道投資一定有風險,且企業獲利也不可能永無止盡的成長,所謂的秋收冬藏就是代表總有一天,再怎麼努力成長的公司,也會有休息衰退的一段時期。一旦成長力道趨緩,則預估本益比同時也會跟著上修,兩者比值將使PEG指標修正的更為厲害-「大幅的飆高」,而股價也就此如高空墜下…沒有什麼虧損比被高估的投資墜落還要危險的…,因此筆者認為,PEG應該要與預估本益比共同參考,且本益比也要設定一個上限,才能夠保留一點安全邊際。
20171018 PEG與預估本益比關系圖

四、相關專題研究

以PEG指標進行篩選的股票投資組合試驗,可參考本部落格專題研究:
2017/10/02 專題研究(1)、打造成長型投資組合與績效分析(持續更新)

※本文為個人研究,非投資建議,相關數據係依當時公布之財報資料推估,僅供讀者參考。


基本面投資理論

20171008 理財探討5-市場本益比分析 20171031 理財探討4-混合型投資組合選股 20171026 理財探討3-預估成長價值選股 20171025 理財探討2-預估本益比選股 20171025 理財探討1-預估本益成長比選股

0 意見:

張貼留言

Search

Bookmark Us

Delicious Digg Facebook Favorites More Stumbleupon Twitter